重慶豐都廟會
“鬼城”豐都古為周屬巴國,曾建“巴子別都”,東漢和帝永元二年即公元90年置縣,至今有1900多年的歷史。豐都廟會源遠流長,積淀深厚,是豐都民間的傳統文化節。
建國前稱豐都廟會為“二月香會”,會期一個月,主要是朝山進香。建國后叫廟會,“文革”中中斷。隨著改革開放后旅游業的不斷發展,豐都縣委、縣政府為發掘和弘揚地方民俗文化,促進旅游更快發展,大膽秉承歷史,于1988年恢復豐都廟會。舉辦之初,確定每年舉辦一屆,開幕時間為農歷三月初三,會期3~5天,由豐都縣政府和重慶市文化、旅游部門主辦。1988年至1992年的第l~5屆,主要活動內容是文化與旅游。其中第5屆大型廣場舞,演職人員達3000多人。隨著形勢的發展,豐都不斷總結辦會經驗,“鬼城”豐都廟會舉辦的時間、方式、主題及內容都有更新和改進。從1993年第6屆豐都廟會起,招商引資與文化、旅游-起成了主要活動內容。
其實,廟會的主要項目就是上山進香,有的是獨自上山,稱“散香客”,有的則上組成幾十乃至上百的進香團。進香分兩種形式:
一是燒拜香。從動身出門到燒香完畢歸家,始終是有組織的。每隊由兩個“叫口先生”領隊,一人打鉸鉸,一人敲“釵子”在前面引路,后面緊跟著兩人一伍的長列香客。香客在“叫口先生”的率領下,邊唱邊走,作揖打拱,一唱一和,路上逢廟必拜,逢牌坊、土地都要插香燭贊祝一番。這種進香隊的行進速度是較慢的,從城里、山下到山頂圓香需三至四天。
二是燒供香。多由本縣的僧人率領。香客出發前一個月,須在家中祭門神、灶神,前三天要沐浴齋戒、男女分居;出發時,每人需在名冊上畫押表誠心,并帶足干糧,一路除喝水外,不吃飯店的東西,遇熟人不準交頭接耳,一切惡聲惡色都要避免,一切邪念都要除去,一切痛苦都要忍耐。專心虔誠奉神,不得與人爭斗。其次就是廟會期間各種明間游樂活動多不勝數,四方商家更是云集于此,讓人目不暇接。
關鍵字: 豐都廟會 傳統 歷史 文化節 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