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龍
舞龍:也稱龍舞、玩龍燈。正月初一,出行的鞭炮響過,人們相互拜年祝賀之后,便有數條布龍、紙龍、草龍、紛紛出動,在襯里“游”起來,伴之以“咚咚咚”、“鏘鏘鏘”熱閑的鑼鼓聲,挨家挨戶邊走邊舞,有時還要進屋繞堂一周。村民輕則鞭炮相迎,煙糖相贈,重則酒肉款待,條煙相送,有的還贈以紅包,以示慰勞。本村“舞”過之后,再去鄰近友好材。正月十五晚上,是舞龍的高潮,群龍飛舞,彩燈萬盞,人們數十里相聚,熱鬧異常。龍有黃、青、白、赤、黑五種顏色,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龍的動勢分行進(搖頭、擺尾)、迎龍(頭不時高舉:尾擺個不停)、舞龍三種。領舞者手舉紅色綢制繡球,龍跟著繡球動作,或騰躍、或滾動,或盤起、或穿插,不斷展示扭、揮、仰、俯、跪、跳、搖等多種姿勢,如遇群龍演舞,那熱鬧緊張的場面,很快引得群情激奮。
關鍵字: 布龍 舞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