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二日游攻略
“石材之鄉”云浮市景
有“石材之鄉”稱譽的云浮市位于廣東省中西部,居西江中游以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為21.5攝氏度,系著名歷史文化、旅游風景名城。云浮歷史悠久,先郡后縣。唐天寶元年(公元274年)設云浮郡,明萬歷五年(公元1577年)建置東安縣,1914年改為云浮縣,1992年撤縣建市。1994年4月5日,經國務院批準,調整肇慶市行政區劃,設立地級云浮市,管轄云浮區、城東區、新興縣、郁南縣、云安縣、代管羅定市。全市旅游資源豐富、古跡文物眾多,有蟠龍洞、西江金魚沙、臥龍湖、國恩寺、龍山溫泉、文塔、唐代摩巖石刻“龍龕道場銘”,以及云城鄧發故居、羅定蔡廷鍇故居和新興六祖故居。
云浮以盛產云石和硫鐵礦而聞名天下。黛白相間乃云石之特有石色也。石紋清晰可掬,紋彩如云海、飛瀑、群峰、千姿百態,宛如一幅天然山水圖畫。云石可界成石片作建材之用,亦可雕刻成云石工藝品供人賞用。位于云城區內的世界第一硫鐵礦,無論其含量品位均居世界前茅。目前,旅游部門根據全市及鄰近旅游景點的特色,以市區為中心,推出有本地特色的“龍之旅”――蟠龍洞、新興龍山寺(即國恩寺)、龍山溫泉、羅定龍龕巖、德興悅城龍母祖廟。因為每個景點均含有龍的故事,故名。系集觀賞、療養、考古、宗教于一體的旅游新路線,并以此推動第三產業的逢勃發展。
二、景點推薦:
1、龍山溫泉旅游度假區:
龍山溫泉旅游度假區,面積8.71平方米。這里有中國佛教禪宗六祖惠能的故居及圓寂之所――國恩寺。稀有的硫氫化物溫泉水,新穎別致的賓館樓字,郁郁蔥蔥的山林景色,賞心悅目的田園風光,構成了度假區的獨特風韻。被人譽為是旅游觀光、朝拜圣賢、度假療養、商務會議的最佳場所。全國政協副主席、原廣東省省長葉選平欣然為之題詞:龍山圣地,一九九四年六月被廣東省人民政府評為省級旅游度假區。
龍山溫泉和國恩寺位于新興縣城鎮龍山下,距縣城12公里。龍山溫泉是廣東省內稀有的硫氫化物泉,泉口出水溫度高達72.8攝氏度,水含硫磺、氡、二氧化鈉等礦物質,比一般泉水輕軟,因含有“氡”這種放射性微量元素,故對皮膚病、風濕性關節炎、多種心血管病有特殊之療效。龍山溫泉水,采自地巖深處的隙縫,是一種具有特殊功效的天然地下高溫泉水,經專家勘探鑒定為硫氫化物泉,在廣東省二百三十多個礦泉中是獨一無二的,在世界上也是稀奇的,該溫泉近年測定,水溫達68攝氏度,水量充足,目前日供量3500―4000噸,水中含有20多種對人體生理有良好作用的礦物成份,特別對皮膚病、關節炎、風濕病、高血壓等30多種疾病有顯著療效,且有解毒脫敏、舒筋活絡、消除疲勞、強身健體等特殊功效,被人喻為神仙水。1984年建成規模頗大的,龍山溫泉賓館,賓館環境優雅、設備齊全,系療養渡假勝地。1994年5月7日旅游部門根據當地旅游業的發展需要,龍山溫泉被批準為(省級)旅游渡假區。
國恩寺位于龍山溫泉(省級)旅游渡假區的東側,總占地面積為六千平方米。寺院四周古林參天,環境無塵幽靜,系修行、念經、養性的好道場。國恩寺始建于唐高宗弘道六年(公元683年),到唐中宗神龍二年(公元705年)賜名為國恩寺。系皇帝為表彰六祖慧能弘揚佛法有功而賜。 國恩寺依山而筑,系由半山亭、山門牌坊、金剛殿、大雄寶殿、六祖殿、方丈室,兩旁回廊有諸天佛殿、禪房、齋堂,以及寺側觀音堂、五百羅漢堂、報恩塔等建筑群組成,建筑面積有九千二百平方米。寺側有六祖父母墳、龍山碑林、卓錫泉、六祖手植千年荔枝樹,以及五祖親傳的袈裟衣缽、武則天手書的“欽賜國恩寺”題匾等文物古跡。
現在,旅游區已頗具規模,并展示出十分喜人的發展前景;區內各項基礎設施完善,配套設備先進,道路交通方便。近幾年來,前來投資的省市單位和外商共34家,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賓館19家,擁有客房760多間,床位1900多個。同時,度假區內娛樂、健身、商務等設施齊全,這種名寺與名泉相連的獨特風韻及良好的服務的素質,使龍山溫泉旅游度假區成為名負其實的度假勝地。
2、蟠龍洞:
位于云浮市城區內,蟠龍洞是一個經歷了一億七千多萬年逐漸形成的次生溶洞,游程528米。洞分三屢,上為天堂通天洞,下為龍泉地下河,中為丸龍長廊。洞內石花高掛,鐘乳低垂,石筍石柱如林;山中有洞,洞中有洞,處處有景,景景皆奇。洞體迂迥曲折,形若蛟龍,故得名“蟠龍洞”。
蟠龍洞中最為奇特的是洞內巖壁上長出的簇簇石花。此景全世界三個國家僅有,中國云浮蟠龍洞就是其中之一。蟠龍洞內的石花剔透玲瓏,晶瑩如玉。潔自無暇,形態萬千,有針形、球形、卷曲形、放射形等。經研究初步認為它是由三種洞穴化學沉積物――方解石、文石和卷曲石以花卉狀組合構成,在特定的物化條件下形成的。開始形成時間約為35萬年前,至今仍在緩慢生長,分布貫穿全洞,附著巖壁之上,見氣成石,變幻無窮,生長不為重力所約,其形成和保存仍是當今學術界需作進一步研究的課題。
“玉羅傘帳”又是蟠龍洞內另一個世界級洞穴奇觀。“玉羅傘帳”由兩部分組成,頂部的盾形板面叫石盾,也叫調色板從盾頂墜下來的部分叫盾墜,也就是石幕式石幔的一種,兩部分結合起來,便是一頂神似玉石的華麗宮廷蚊帳,故被稱為“玉羅傘帳”。其成因目前仍是一個迷。“玉羅傘帳”后部色澤較暗,生成較早,據測定已有24200年了,而前半部潔白如玉,生成較晚,估計其生成年僅在數千年之內。“神龜朝圣”、“龍母浴池”等景觀,唯妙唯俏,栩栩如生,引人入勝,純屬自然形成。
寶洞中還有不少極為勻薄的鐘乳石,一頁頁上掛壁間,輕輕彈扣,鏗鏗有聲,悅耳悅心。石寶洞有上下兩個斜洞,上斜洞攀援登天云梯,便可“遨游天堂”。下斜洞約走20米,便是地下河,婉蜒潛行,長不可量,深不可測,不見河道,但聞水聲。其神秘之面紗待揭。“邀游天堂”是洞內57個景觀最集中的地方。這里頂如蒼穹,氣勢非凡,鐘乳倒懸,宛如繁星,富麗堂皇。較著名的景觀有:如來寶座、蓮花寶座、南海觀音、天書神筆、玉柱擎空、太君獻寶、牛郎會妻等等。
蟠龍洞既有極強的美學觀賞游覽價值,又有較高的科研考古和科普價值,是國內僅有世界軍見的稀世瑰寶。1987年蟠龍洞代表南中國出席有48個國家參加的《國際洞穴年會》在會上放映了錄像,深受各國專家贊賞,被譽為世界三大石花洞之一。1991年中國地質學會洞穴研究會成立暨廣東省云浮旅游洞穴現場研討會在云浮召開,來自全國14個省、市及香港、澳門、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中外洞穴專家對蟠龍洞,尤其對洞內寶石花給予極高的評價,一致認為洞體玲瓏奇特,石花晶瑩如雪,形態優美,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位置之方便于觀賞,在國內均屬罕見,世界少有,對游入具有很大的吸引力。1993年5月,廣東省人民政府以[1993]66號文,正式批準蟠龍洞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3、寶石花:
“寶石花”被譽為“世界十大洞穴奇景””之一,蟠龍洞被海外譽為“世界三大寶石花洞”之一。在世界上只有美國、土耳其及中國僅有。有關洞穴專家認為,蟠龍洞的寶石花乃世之瑰寶,蟋龍洞的石花比國外那兩處更為瑰麗壯觀。一般溶洞的景觀,無非是石柱、石筍、石幔之類,而這里的寶石花,卻是一簇簇、一叢叢地在巖壁上噴射而出,或狀若銀針,或狀若玉笛;或貌似秋菊,或貌似珊瑚,無不晶瑩剔透,皓如冰雪,冷艷迫人,堅硬如玉。在光線的反射和折射下,簇簇寶石花怒放,熠熠生輝,傾倒了多少游人。一位外國游客說得妙:“我們在漫游童話世界。”
石花是由非重量力水,即毛細管水形成的水溶液在溫度、濕度比較穩定條件下逐步結晶而成。洞穴石花主要有三種礦物成分,即方解石、石膏和巖鹽,故又可分別叫做方解石石花、石膏花和巖鹽花。蟠龍洞的石花是樹枝狀的方解石石花,其化學成分是碳酸鈣,結晶而成的礦物叫文石、方解石和卷曲石。石花開始形成于35萬年前,至今仍在節節生長,每年約長一厘米,石花的生長就像我們的頭發一樣不斷自很部向外推出生長一樣,折斷了還會再長出來。
蟠龍洞“寶石花”有三大特點:(1)剔透玲球,晶瑩如玉潔自無暇,冰肌玉質。(2)千姿百態,奇特瑰麗,集世界石花之大成:針狀、球狀、塔狀、卷曲狀、放射狀、靈芝狀……。應有盡有。(3)附著于巖壁之上,不按重力方向生長而向四面節節開花,見氣成石,繼續生長,變幻無窮。據說一年“長”出幾毫米,其發育、形態之完美,保存之完好,觀察之易,在國內外洞穴中居于首位。
4、玉羅傘帳:
蟠龍洞內的另一個世界級洞穴奇觀,玉羅傘帳懸掛在石寶洞中,形同豪華客房里的一頂垂下待張的羅帳。玉羅帳厚薄勻稱,厚若凝脂,薄如輕沙;褶紋下垂、線條優美,色澤高雅,白里透黃。玉羅傘帳由兩部分組成。頂部的盾形板面叫石盾,也叫調色板。從盾頂墜下來的部分叫盾墜,也就是石幕式石幔的一種,兩部分結合起來,便是一頂神似玉石的華麗宮廷蚊帳。其成因目前仍是一個迷,既非滴水形成,亦非地上長起。玉羅傘帳后部色澤較暗,生成較早,據測定已有24200年了。而前半部潔白如玉,生成較晚,估計其生成年代在數千年之內。像蟠龍洞這樣由上下部組成的盾帳,色澤純凈自加玉,而尺寸大小又如此形同人們使用的宮廷蚊帳,其形態之優美。是極其罕有的。
5、天堂大廳:
這是蟠龍洞最寬闊、最深遂的大廳,從洞頂到洞壁完全被各式各樣、琳瑯滿目、多姿多彩的沉積覆蓋。確是壁流石和滴水石的天下。這里有蟠龍洞中最牡麗的石爆布,最宏大的石幕,最粗大高聳的石柱,最神奇的石鐘乳、石荀、石旗和水母,而最具神韻的神龜則又是一世界級的洞穴奇觀。而這里又是蟠龍洞洞景集中最神奇的地方,如:邀游天堂、第一天門、天犬守門、玉液瓊漿、仙山瓊閣、玉母瑤池、第二天門、凌宵金鐘、悟空放馬、如來寶座、南海觀音、彩云呈祥、玉拄擎空、仙人煉丹、銀河繁星、神龜朝圣、牛郎會織女、雙獅獻瑞、太君獻寶、天書神筆等等奇景多不勝數。大概就是人們向往的,被裝飾得燦爛輝煌的人間天堂吧。
6、智人洞:
距蟠龍洞入口40米處,有一支洞,曰“妖魔洞”,由于近期發現了古人類化石,故改稱“智人洞”。在出土的3000多件化石中,除大量的大熊貓、劍齒象、犀牛、猩猩、狗熊等哺乳動物化石外,最珍貴的還是兩枚智人牙齒化石,一枚為左第三下日齒,一枚為第四臼齒。據專家鑒定為:其化石程度較淺,所產層位較新,為全新世(距今1萬年左右)的古人類牙齒化石。從這可證實1萬年前,云浮人的祖先就在這里生長繁衍了。
關鍵字: 云浮市 歷史 廣東省 攝氏度 石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