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天堂“一線天”
夜的西塘,到處舉起著紅燈籠的媚眼,曖昧地晃動著迷離的。我放下了自己的許愿的船。美麗的河燈在夜色里飄搖。那些個戀意詩心,就在清風明月里,撒落開來。
誰的手指也在這樣的夜輕彈,生動的弦子里描定許多式樣,而我將與何人應和?起身走上送子來風橋,有人用二胡拉起了《太湖美》的調子,邊上兩個女子開始咿咿呀呀開唱。嘔啞得很對不起優美。
西塘美景,這樣的調子很江南,很溫柔。月華如水,無聲。唱著走過他們,卻被叫住了,琴師拿著歌本說,給我們多唱幾首吧。說還是我唱得好聽。
宅弄是西塘的特色,曲徑通幽,行至盡頭,豁然開朗,別有洞天。西塘古老舊居宅深弄長,有的有三、五進,有的有六、七進,住著二三十戶人家,都在宅弄里進出。
古鎮在明代以前有不少大戶,鎮上現仍長短不一的弄122條,其中百米以上的宅弄有5條,最有特色的就是石皮弄。石皮弄的全長只有68米,100多塊石板,寬度僅一米,只能容一人走過。兩邊都是高墻,所以還有“一線天”之稱。
弄子就在所住的西街里,如想象里的逼仄。斑駁的墻壁,散發著時光的味道。還要延續,沒有完結。許多結果都是沉默的,沉默如青色的石板。我走到西園,1920年冬天詩人柳亞子來西塘,曾住西園并與西塘南社社友在西園攝影留念,題名為“西園雅集第二圖”。
西園也因此有了些許名氣,想著南潯的莊園更為大氣,里面不過也就是假山、亭池,此行也就不想進去了。橋上看西塘,像水墨畫鋪陳。家家戶戶棲水而住,空氣中充溢水草浮游的清淡腥味。
關于這條河的聲響和船只的鼎沸,此時都還將醒未醒。無論生活底處有多少陰影的層面,多少命運流離,這里依舊有種厚實的世俗印記,熱騰騰的餛飩上照樣浮著綠色的蔥花,霉干菜也照樣在水邊受著密集的陽光。
陽光升起的時候,長廊開始有三三兩兩的學生夾著畫板出現。其實,昨天下午就看見他們了,他們成為古鎮最生動的背景,當年 j 在宏村寫生的時候,大概也和他們一樣的年紀吧,宏村和西遞一直是他最值得記憶的地方。綠樹白花的籬前,是我們永不能再來的年華。
白墻墨頂,舟影波光,在薄霧的渲染下如同一幅淡彩的宣紙畫;走進古鎮,廊棚蒼老,弄堂幽深,似乎進入了久遠的歷史。除了水鄉風情,西塘的美食小到街邊小吃,大到飯店佳肴,林林總總,也令人垂涎。而阿湯哥在白墻黛瓦間的跳躍穿梭,在煙雨長廊間的飛速狂奔,也把水鄉西塘帶給了全世界。
在視角最美的永寧橋畔,集中著老品芳、錢塘人家、明清時代等多家食肆。早飯可以沿著煙雨長廊一路走,看到什么吃什么,一路品嘗臭豆腐、豆腐花、粽子、扎肉、小餛飩等小吃。
午飯到老品芳去品嘗老鴨餛飩煲,嘗第一鍋的鮮美;晚飯在響堂吃,坐在他家靠岸邊露天擺攤的木桌上,點上蠟燭,看游船從腳下經過,十分愜意。
晚飯后去坐一坐游船,體驗下水鄉生活。末了,還能在西塘泡泡吧。陳家老宅的臨水酒吧、紅庭的紅色沙發,還有福聚堂的奢華品味,都讓人心迷神醉。
鎮上的娛樂若論多彩和齊全不能與大城市相比,但水鄉卻自有一種清靈脫俗的逸致和風韻。除常規電影院、錄像廳、舞廳外,在景區內有福聚樓文化會所、陳家老宅酒吧、紅庭酒吧、隨緣小筑酒吧、廊橋夢酒吧等。
在夜間坐船游西塘,看兩岸河道紅燈籠排排高掛,人聲喧鬧,很有時尚和古典結合的情懷。夜晚在河道里,還可以放各種大小的荷花燈,很有情趣。
所謂廊棚,其實就是帶屋頂的街。西塘的廊棚有的瀕河,有的居中,沿河一側有的還設有靠背長凳,供人歇息,廊棚的頂有“一落水”、有“二落水”,也有過街樓形成廊棚的屋頂。
雖然不同但都可以使商界貿易、行人過往免受日曬雨淋之苦。在西塘塔灣街里有一胡姓商戶,店主胡氏年輕守寡,艱難支撐著一家老小,和一家鋪子。
胡家鋪子前的河攤邊,有一個水豆腐攤,攤主王二年輕力壯,老實厚道,他見胡氏艱難,便幫著她做一些體力活,日子一久,胡氏便覺離不開他,但又難以啟齒。
于是一日她借修繕店鋪之機,請工匠沿河建起了一排廊屋,將店鋪前的街路遮蓋起來,如此王二即可免受日曬風吹,又能在雨天照常擺攤,兩個同在一個屋檐下。
不想廊棚建好后,胡家鋪子生意一下紅火起來,于是鎮上商家紛紛效仿,幾年下來,竟連成一線,以致后來成為一種西塘獨特的建筑式樣。后來老百姓知道這層意思后,便給廊屋取名為廊棚,意思是為郎君而建造的棚屋。
古鎮在明代以前大戶人家有唐、王、趙、陸四姓,明以后又有倪、蔣、朱、卜、陸等大戶,故多建有深宅大院。宅深形成長長的弄,鎮上現仍長短不一的弄122條,其中百米以上的宅弄有5條,最有特色的一條露天弄名叫石皮弄。
石皮弄是王家子孫兩宅第之間形成的一條弄,墻面由216塊厚度僅三厘米的石板鋪就而成,地面用168塊石板鋪成,全長68米,它最寬處1.1米,最窄處僅0.8米,是王家尊聞堂與種福堂之間的過道。
據考證,弄內的石板路下是一條使全弄雨天不積水的下水道,薄如皮的石板作為下水道的表皮故稱石皮弄。上面是一條狹長的天空,故石皮弄有西塘“一線天”的說法。
永寧橋是目前鎮上最好的觀景點了。河北岸朝南埭長廊如一條逶迤長龍臥伏在水邊,行人和自行車都在廊下行走,其風味為其他古鎮所少見。河南岸是西街的后面,沿河有高低錯落的民居建筑群,大多為清末至民國年間。
大宅的風火墻高高聳起,青磚黛瓦和石河橋盡收眼底。這里的景觀最得攝影家和畫家們的青睞,是他們創作的獵景之地。江南絲竹是江南傳統文化,其風格清新活潑,細致秀雅;曲調優美流暢,柔和婉轉。
在西塘古鎮西園一個古老的庭院里,您可以聽到真正的江南絲竹音樂,領略另一種水鄉的風情。“放水燈”一直是西塘每逢節日的保留活動,近千只千姿百態的水燈點綴在西塘的水面上,移步換景,給西塘這個水鄉花樣帶來了多彩絢麗。
它與彎延的千米廊棚下星星點點的紅燈籠交相輝映,是西塘夜色里最迷人的風景線。在西塘古鎮走得有些累了,找個可以歇腳喝茶的地方,比如游船上,比如沿街的小茶館里,一杯香茗,情由境生,境由茶來。品味西塘也品味人生。
關鍵字: 一線天 二胡 太湖 紅燈籠 西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