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鴨綠江:走過硝煙霧鎖迷情
鴨綠江鐵橋夜景
秦漢時期,鴨綠江叫“馬訾水”,隋朝以后叫“鴨綠水”,至唐代初,才正式改稱“鴨綠江”。因為江水的顏色與雄性鴨脖子頸上那一道綠圈相仿,所以唐朝人給這條江起了個文雅又有生命力的名字。
“文化廣場”公園里,豎立著一座高達二十余米的合金雕塑。雕塑色塊取黑白兩種:白在上,黑在下。白喻示著質感輕柔;黑喻示著質感厚重。作品造型線條簡潔、流暢、明了,表現出雄渾威武的氣勢,我給它取名:《濤江飛渡》。白色桅桿和風帆,合成一組輕盈的概念;基座遠看似黑色,其實是墨綠色的,與鴨綠江水顏色吻合,這正是巧匠們的用心之作。后邊一個人,鼓著震天動地的號子,人、船、鋼軌三者組成了一個厚重的底座,又與白色輕盈的桅桿、帆合成了一幅反映戰爭期間后勤保障修復大橋的生動畫面。
寬闊的鴨綠江面上,承載著平靜,偶爾傳來一陣幾串連著的快艇飛馳而過的動力聲。天空的云層,愈來愈厚,愈來愈低,看似快要下雨的征跡。
關鍵字: 丹東 墨綠色 玻璃窗 飄柔 鴨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