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德美食你吃過那些?
羊雜碎、油餅
羊雜碎、油餅
羊雜碎、油餅是一道著名小吃。主料是羊頭、羊肚、羊血、羊骨湯,輔料是粉條、芹菜、香菜等。一層油潑辣泛起紅霞,片、條、絲、丁刀工細膩精湛,色、香、味、形俱佳。辣而不爆,麻而不澀,吃后一身汗水,爽心樂神。羊雜碎配以油餅,是實惠、上好的早點、午餐,食者眾多。
水炒羊肉
水炒羊肉
水炒羊肉因烹炒羊肉時,不用油只用水,故名“水炒羊肉”。用鮮嫩的前胛或后腿肉,輔以花椒粉、辣椒粉、生姜絲、大蔥絲等佐料制成。水炒羊肉的特點,一是快,烹炒時間只需一兩分鐘;二是香,味道醇厚,越吃越香;三是鮮,不腥不膻,口感新鮮;四是嫩,酥軟渲滑,易嚼易化。拌面、就餅皆宜,下酒、配飯猶佳。凡品嘗之人,無不吃而不忘,交口叫絕。
綏德特產油旋
綏德特產油旋
綏德特產油旋做法:用精粉,溫水和面(加少許鹽、堿水),先和硬后蘸水踩軟,醒2小時,分劑置油案上搟為長片,抹上化開的熟豬油,邊搟邊拉薄,撤上蔥花、鹽、花椒粉,卷為面團,壓扁成餅狀,上爐鏊抹豬油翻烙,待見火色后排入平鏊之下爐圈內烘烤至熟。其色澤金黃油亮,層層餅旋薄如羽翼,外脆酥里綿軟,油香撲鼻。
四十里鋪子的羊肉面
四十里鋪的羊肉面
在陜北,有句民謠無人不曉。那就是,“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清澗的石板瓦窯堡的炭,四十里鋪子的羊肉面。”可見,羊肉面在當地人眼睛里是多么重要的飲食。代代傳唱的信天游唱道:“米脂婆姨綏德漢,不用打問不用看。小伙子跑馬一溜風, 討上米脂婆姨樂死人。石獅子守門鉆不進貓,綏德漢一個比一個好。”這四十里鋪常有人來此尋找心上人,吃頓飯,加深了解自然是應有之意。而羊肉面則是陜北人之最愛。何以見得,有陜人作家賈平凹對陜西人地貌和人的性格的概括為證。即“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老陜齊吼秦腔。端一碗髯面喜氣洋洋,沒撮辣子嘟嘟囔囔。”陜西人容易滿足,有一碗面條就十分知足了。所以,四十里鋪的羊肉面一下子就成了整個陜北最著名的名吃之一了。而且,像云南的蒙自米線、北京的陽坊涮肉、河北河間的驢肉一樣,在陜西的不少地方,都有“綏德四十里鋪羊肉面”的牌號。
關鍵字: 羊雜碎 羊骨湯 美食餐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