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可可托海三號礦坑》
在中國的西北角新疆阿勒泰地區富蘊縣的莽莽原始密林中,曾長期神秘隱藏著一個保密代號叫“iii礦的地質礦場。在這個礦場有一個被稱為三號礦坑的地質大坑,這個大坑曾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為我國研制“兩彈一星、打破大國核壟斷、發展航空航天事業建樹過巨大而特殊的功勛。
可可托海礦藏非常豐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三號礦脈。三號礦脈蘊藏著稀有金屬鈹、鋰、鉭、鈮、銫等;有色金屬銅、鎳、鉛、鋅、鎢、錳、鉍、錫等;黑色金屬鐵等;非金屬礦物云母、長石、石英、重晶石、蘭晶石、石灰石、煤、鹽、堿等;珠寶石礦海蘭石、紫羅蘭、石榴子石、芙蓉石等共86種礦物,占人類已知有用礦物種類的60%,而且各種礦物呈十分規則的螺旋帶狀分布,分布界線非常分明。在一個礦脈之中能夠蘊藏如此之多的礦種,而且儲量之大、品位之高、分布之規則在全世界都不多見,因此三號礦脈在世界地質學界備受尊崇,享有“天然礦物陳列館、“世界地質學家的耶路撒冷、“地質圣坑等一系列美譽,在各國不同版本的地質礦床學教科書里幾乎都有它的相關資料。三號礦脈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了來自俄(前蘇聯)、美、英、法、德、日、加拿大等世界各國的上百名地質學家前來勘探、考察和參觀。
早在1930年,當地少數民族居民就在三號礦脈的露頭部分開采寶石礦,用于加工珠寶首飾。從1935年正式開始開采到1999年停產閉坑。
半個多世紀的開采挖掘使三號礦由原來的一座垂直高度為260多米的山體被全部削平,之后又向地下采挖200多米,形成了一個狀若倒鐘、宛若古羅馬巨型斗獸場的盆地,比高達300米至500米,坑口直徑上千米。站在坑口岸邊俯視坑底的采掘場面,人如螞蟻,載重量20多噸的大型礦車像火柴盒一般大小。而廢棄的礦渣則沿額爾齊斯河左岸堆棄成長達數千米、高20多米的人工“平頂山。由于坑底部低于水平面104米,因此從停產閉坑后坑底積水上升,如今已達礦坑腰部,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人工湖泊,堪稱中國工業第一大坑!
三號礦在開采過程中,開發建設者們還創造出了數項堪稱中國之最的奇跡:1958年為了給三號礦提供電力,工程建設者在可可托海以西4公里的額爾齊斯河與喀依爾特河交匯處攔河筑壩修建水電站,此項工程歷時9年,修成了一處水面約1000公頃、蓄水量1.13億立方米的人工湖泊,從攔河壩導流洞到電站主機房垂直落差82米,而主機房卻處于地表以下136米深處,乘電梯需要2分鐘,是國內同類水電站機房離地表深度之最;三號礦轉入露天開采后使用的疏干排水技術在全國礦山作業中領先;深孔一次鑿巖光面爆破技術是全國首創;人工手選綠柱石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80%,居全國第一;世界上第一塊額爾齊斯石、第一塊阿山礦石和國內第一塊堿菱沸石、第一塊石川石均發現于此;在這里還曾開采出一塊寬25厘米、長50厘米,重達1 20斤的板狀黑色大寶石;三號礦脈的開采挖掘造就了一口中國最大的工業大坑hellip;hellip;
據統計,1951年至1989年,三號礦共開采綠柱石精礦22641噸、鋰輝石精礦326920噸、鉭鈮精礦459924噸hellip;hellip;1963年以前,三號礦出產的稀有金屬主要以原礦出口蘇聯。1 963后開始國內選礦出產,產品部分出口歐美市場。三號礦所產的稀有金屬主要用于尖端軍工事業,鋁鋰合金用來制造超音速飛機,鈹、鋰、鉭是制造原子彈、氫彈和導彈、航天火箭必需的高級原料。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三號礦曾為我國自行研制“兩彈一星、打破大國核壟斷、發展航空航天事業立下巨大而特殊的歷史功勛。
阿勒泰地區富蘊縣在南北縱向428公里長的境內分布著5條地質構造帶,號稱地質走廊。目前已發現的礦產已有86種,其中白云母、鈹、鉀長石的儲量居全國之首,鎳、鉑、鋰、鈀、碲的儲量居全國前10位,銅、鉬、鋅、鉛、鐵等儲量居新疆前列。在新疆已發現的7個超大型礦床中這里就有4個,據權威地質部門和專家勘察論證,礦產潛在經濟價值超過330億元,保有儲量潛在經濟價值達284億元,礦藏之富被地質學家驚嘆為舉世罕見!
驗證碼:
匿名發表
出疆旅游電話: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 新疆散客旅游電話: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