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瓊海文物街叫溪仔古街
隆冬的季節,我們如候鳥,悄然落在了瓊海。
一切安頓好后,就開始打量起這座海島東海岸的明珠城市。
市中心東風路和人民路都是這座城市的主要大街,比較寬暢。
交匯路口有一座紅色娘子軍雕塑。
這兒算是瓊海市的中心了。
這座城市因紅色娘子軍而聞名,也因博鰲亞洲論壇而揚名。
有資料記載,瓊海,原為瓊東,古名永豐、會同。
秦屬象郡,漢屬珠崖郡玳瑁縣。
隋為顏盧縣地。
唐初分屬瓊州顏盧、瓊山、容瓊縣。
顯慶五年(660)析容瓊縣置樂會縣,隸瓊州,為瓊海縣之始。
清嘉慶二十五年會同縣改為瓊東縣。
1958年瓊東、樂會、萬寧合并為瓊海縣。
因地處瓊州的東海岸,故取“瓊海”為縣名。翌年萬寧縣析出。
1992年11月6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瓊海縣,設立瓊海市。
城市不大,于是,我們就用腳步丈量著城市的大街小巷。
那天,我們無意之中,走進了一條好象是名叫新民街的老街。
老街的路口,有兩棟房屋建筑風格與周圍的房子截然不同,乳白色的外墻,很有些東南亞風格。
品品香茶樓,把街的“老”凸現了出來。
順著這條街往萬泉河邊而去,就來到了瓊海市文物保護的古街——溪仔古街。
溪仔古街,其實就是一條石板路。據說形成于明初,有七百年的歷史。
有資料說,溪仔古道是嘉積鎮形成的搖籃,是嘉積鎮發展成為繁華商埠的發祥地。
這條古街全長近三百米,寬約寬約二、三米。
雖然是一個文物保護的古街,但是,溪仔古街兩邊的房屋已經不是那么古老了。
古街已經不能算是古老了,頂多可以稱為老街。
有人說,古街不曾是一條街,只是一條出入的巷。
其實啊,不管那是街還是巷,就算是一條石板路,也是這座城市的點。
走一走,看一看,也無妨。
這是我們這群候鳥民呆在瓊海的一點想法。
這座城市還在發展,建設也在加速。
當地人,大多數都在城里有自己的一小塊地,于是,那房子臨街修的長長的,多在三層。
而從大陸各地來的候鳥們,紛紛地涌到了銀海路上。
那兒修了很多很多的小區和商品房。
元旦那天,從海口到三亞的高鐵通車了。
我們去了瓊海火車站。
瓊海火車站已經修好,售票和候車都在一個大廳里。
車站的廣場還在建筑之中。看上去很寬暢。
瓊海老街 (5)
瓊海老街 (6)
瓊海老街 (7)
瓊海老街 (9)
瓊海老街 (10)
瓊海老街 (11)
瓊海老街 (12)
瓊海老街 (13)
瓊海老街 (14)
瓊海老街 (16)
瓊海老街 (17)
瓊海老街 (19)
瓊海老街 (20)
瓊海老街 (21)
瓊海老街 (22)
瓊海老街 (26)
瓊海老街 (24)
瓊海老街 (25)
瓊海老街 (27)
關鍵字: 東海岸 人民路 海南 紅色娘子軍 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