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出海眺望海島金門
廈門與金門近在咫尺,乘船就一袋煙的功夫。
在廈門輪渡碼頭,有旅游船游覽廈門金門海域。
其實,乘船是看不到金門,只能在海上眺望一下金門前的大擔、二擔等島嶼。
大家都嚷著乘船去看看金門。
第二天一早,我們出門上了演武大橋,發(fā)現(xiàn)海上有霧。
司機立即電話一聯(lián)系,告之海上霧大,旅游船不能開。
于是,司機帶著我們沿著環(huán)島南路,去了海濱浴場。
珍珠灣車站前有一白色小樓,上塑“白樓”二字,下有“奔馳新貴俱樂部”。
司機告訴我們,那白樓原是賴昌星的。
白樓前是珍珠灣車站。
一群尼姑下車后直奔我們這邊浴場而來。
尼姑們小聲嘀咕一陣,笑著脫去黃色外衣,著灰色里衣,赤腳奔向大海。
快十時,我們看見海上的霧已經(jīng)散去。
又乘車去了輪渡碼頭。
碼頭上,已經(jīng)有很多游客在等待著上船。
一打聽,輪渡碼頭的工作人員還沒有接到開船的指令。
十時半左右,輪渡碼頭終于開始售票了。
我們也很快地經(jīng)過安檢上了旅游船。
游船上,好點的位置和樓上,想觀景就必需泡茶的。
不泡茶是不能觀景的。
而泡茶既按桌計算,又按人頭計算。如果是四個人,就按桌計算,一桌泡茶二百四十大元。一旦這桌超出了四人,超出一人另交四十大元,茶是不增加的,水就值四十大元了。
我們一行六人,超了二人,得交三百二十元,喝一個多小時的茶。
細細一算,這茶也太貴了點。
于是,我們找了個位子,憑欄而望,看風景。
海面上,各種各樣的船忙碌不停。
大概二十分鐘左右,船上的導游開始介紹大擔、二擔等島嶼。
順著導游手指方向,我們看見了大擔。
漸漸地,隨著游船向前,已經(jīng)能很清楚地看見大擔島上的標語。
這時,游船也停了下來。
導游告訴大家,游船不能再向前了。
再向前就越界了。
游客全擁到船頭和船舷邊,不停地拍遠遠地大擔島。
大擔島上綠樹成蔭,“三民主義統(tǒng)一中國”的標語和標語旁的碉堡同樣醒目。
二擔島碼頭上插滿了旗幟。
海面上游弋著臺灣的巡邏艇。
透過海上的霧隱隱地能看見遠處的煙囪和船舶。
金門島自古與廈門屬于同一地區(qū)范疇,合稱“金廈”。
于是,游船票也是金廈海域游。
金門包括金門島、小金門島、大膽島等幾個島嶼。
金門歷史悠久,古稱“仙洲”或“浯洲”,自古有“海上仙洲”、“桃源勝景”之美稱。
島上古有珠江夜月、豐蓮積翠、嘯臥云樓和仙陰瀑布等八景。
今有太武雄峰、玉柱擎天、漢影云根和金湯劍氣、榕園綠陰、龍山瑞靄等24景。
登臨太武山顛或佇立于馬山之頂,可遠眺廈門。
金門與廈門、同安遙遙相對,緯度相同,均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
大擔島,在當?shù)乇唤凶龃竽憤u。
1958年為了激勵在炮戰(zhàn)中與解放軍作戰(zhàn)的大擔島官兵,蔣經(jīng)國題寫了十個字“大膽挑大擔,島孤人不孤”。
從此以后,大擔島在當?shù)馗姆Q為大膽島 。
十多分鐘的短暫停留,游船掉頭往回駛了。
回程路上,從海面上看胡里山炮臺、鄭成功塑像和演武大橋,又是另一番的感受。
遠眺金門 (2)
遠眺金門 (3)
遠眺金門 (50)
遠眺金門 (5)
遠眺金門 (6)
遠眺金門 (7)
遠眺金門 (8)
遠眺金門 (11)
遠眺金門 (12)
遠眺金門 (25)
遠眺金門 (26)
遠眺金門 (28)
遠眺金門 (29)
遠眺金門 (31)
遠眺金門 (32)
遠眺金門 (35)
遠眺金門 (36)
遠眺金門 (37)
遠眺金門 (39)
遠眺金門 (40)
遠眺金門 (41)
關鍵字: 功夫 廈門 金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