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那一幅水墨丹青
8點我又回到了紫陽鎮(zhèn)。與約好的邵師付碰頭后,直接去東線景點。陽光明媚,和昨日一樣。也許是老天爺關(guān)照我出游人喲。 先去江嶺看油菜花。 江嶺風(fēng)光是不收門票的。它是在曉起到段莘水庫的盤山公路途中。在一定高度,一定的視角往下看,梯田層次分明。春天若油菜花盛開,黃澄澄一片,盆地中還有村落、河流。可惜前段時間陰冷天氣持續(xù)時間太長,油菜花完全未開放。滿眼的綠夾雜在粉墻黛瓦間,金黃的陽光倒是格外耀眼。我不禁有些許的失望。 這時三三兩兩的自游人也來到這兒,估計心情也如我一般,也許遺憾也是出游的一種美喲。 曉起,分上、下曉起。門票20元。商業(yè)氣息頗為濃厚。我個人不是太喜歡。不過曉起人遵“樹養(yǎng)人丁水養(yǎng)財”之古訓(xùn),大力植樹造林的習(xí)俗,倒是值得推崇。所以古樹多,以古樟居多。其中一顆古樟王,要幾人合抱方能抱得過來。國家一級樹種,200年樹齡的紅豆杉,在這兒也不罕見。 村中古樹樹干橫斜參差,蒼勁雄渾,葉片密密層層,披青展翠。江上青希望小學(xué)就建在曉起。江上青是江澤民的養(yǎng)父,祖籍在這兒。在此建校,意在激勵家鄉(xiāng)人民緬懷先烈,激勵青少年勤奮學(xué)習(xí),報效國家。也算是這兒的特色之一吧。連接上下曉起之間有一條青石鋪就的古驛道,曲折寧靜,行走其間,感知過去輝煌,心中頓生滄桑。 有人說:如果你要了解一個人就必須到他成長的地方看看那里的山水。我們也只有了解此山此水,才會明白這里的歷史,明白這兒的文化。這兒所有的一切可以說都是這片綺麗的山水所賦予的。 江灣。因偉人而著名。門票50元。人工修飾的痕跡過重,都是現(xiàn)在建造的仿古建筑。我對這個沒有興趣。對它,我只是匆匆過客,沒進去。不過,在此留影一張,以示紀念,以希沾點偉人之靈氣喲。俞氏宗祠,也只是粗略瀏覽,因為不是旅游旺季,居然不對外開放。 李坑,典型的古村落,典型的水鄉(xiāng)風(fēng)景,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是夢里的江南。這是李坑的廣告語。李坑---一個以李姓聚居為主的古村落。自古文風(fēng)鼎盛,人才輩出。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澗而立,粉墻黛瓦、參差錯落。村內(nèi)街巷溪水貫通,九曲十彎;青石板縱橫交錯,構(gòu)筑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畫卷,號稱“江南小周莊”。 門票30元。而且是唯一的學(xué)生證不半價的景點。 因為此景點被私人承包。也許是因為欣賞了理坑風(fēng)光,也許是對江南真周莊都感覺淡然,所以我不再進去。開發(fā)過度的景點充其量只是個點而已,已經(jīng)不容易引人遐思了。 江南古鎮(zhèn)我去過很多,水多,橋多,人靈氣。為其共有的特點。婺源也不例外。假如沒有水的流動,這必將是一個封閉的沒有生機的世界,而最大的影響將是心理上的,婺源將失去溫柔、失去細膩、失去智慧和詩情……也不再有那一幅令人忘返的水墨丹青……
關(guān)鍵字: 景點 水墨丹青 油菜花 老天爺 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