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無處不在的商業化
江南水鄉城鎮的建筑布局和風格是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和經濟作用的完美結合,古鎮良好的文化氛圍、富裕安定的生活環境、旖旎的水鄉風光,歷來就吸引了文人雅士的寓居、游訪。自被公布為歷史文化名鎮以來,更是促進了現代江南水鄉城鎮旅游業的迅猛發展。周莊是江南水鄉古鎮中旅游發展最早也是發展最快的古鎮。周莊的頭上,籠罩著太多的光環,中國第一水鄉,國家五a級旅游風景區,國家影視拍攝基地……十幾年的時間,周莊從一個落后的村鎮成為中國最著名的旅游點之一,越來越多的游客和無處不在的商業開發紛紛地擠進周莊。有的時候,真的感覺周莊就像是一個大商場,全民皆商,家家皆商。下面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周莊里那熱鬧的商業氣氛。
得天獨厚的水鄉古鎮旅游資源、小橋流水人家的古雅氣質,神奇的傳說和古老的建筑,這個歷經千年風霜的古鎮,宛如上天賜給中國人的寶物,多年來,讓周莊成為了無數國人心中夢想的家園。周莊總面積不過0.4平方公里,古鎮里四面環水,河道四通八達,莊內有14座古石橋。這些年來,以古樸秀美的風景吸引了無數中外游客。
80年代,畫家陳逸飛以周莊的雙橋為題材,創作了著名的油畫作品《故鄉的回憶》,讓人魂牽夢縈,周莊逐漸地成為江南的一個代表符號,成為了中國人心中的“夢里水鄉”、外國人眼中的“東方威尼斯”,中外游客紛至沓來,爭相一飲這杯香味濃郁的江南清茶。旅游人數的飛速膨脹給周莊帶來了巨大的商機,也加速了周莊的商業開發,最終使濃厚的商業氣息彌漫在今天周莊的上空。在今天的雙橋上,小橋上擠滿了參觀的游客,已經很難再體會到油畫中的那份意境。
周莊里的大街小巷飄散著據說是明代富賈沈萬三家的祖傳名吃——萬三蹄誘人的芳香。萬三蹄,俗稱蹄髈,號稱“周莊一絕”,最初起源于江南首富沈萬三的家宴美食,如今儼然成了周莊最得味的名菜特產,無論是飯店還是私家小廚,抑或街頭熟食鋪,幾乎家家有賣,戶戶會做,據稱每年要有100多萬只“蹄”入“虎”口。
周莊的“萬三蹄膀”遠近聞名,當地賣萬三蹄的商戶就有幾十多家,經常可以看見一排連著好幾家店都在賣萬三蹄。
目前周莊有搖櫓游船數百條,在水巷中供游客乘坐。漫步河邊,都會遇到游船在河中行駛。客船在狹窄的河道里慢悠悠的移動著,船娘們努力保持著客船漂動的速度還要避免兩側的石墻,河道上不時飄來她們的笑聲和悠揚的歌聲。
很多到過周莊的人曾不無擔憂的說“周莊是不是太商業化了”。但說歸說,有些店鋪給周莊也增輝了不少啊!正是它們的存在,才使古鎮有了“幽遠的歷史和繽紛的現實”之美;他們帶有的“文化”氣息,再現了水鄉數百年繁華的場景;而且,在游覽了水鄉周莊之后,選購一些純手工的紀念品或許也是不錯的選擇。
幾個阿婆圍坐在八仙桌邊縫制著這種很可愛的老虎鞋。桌子上放著小吃點心,也蠻悠然自在的感覺。
周莊竹編生產歷史悠久,清代鎮北形成“篾竹埭”,生產筐、箕、籮、匾、榻、桶、席、籃等生產生活用具,周莊竹編細密、堅實耐用,聞名四鄉八鄰,配合旅游業發展,小巧玲瓏實用竹編工藝品深受游客青睞。
江南畫像第一人,店家的口氣真的很大。
周莊里各式各樣的客棧非常的多,周末或者節假日時很難訂到床位。
20
數不盡的糕點熟食,猶如四季不敗的花市:芝麻糕、花生糕、胡桃糕、椒鹽糕、青團等等,都成了暢銷的旅游食品。
周莊的“阿婆茶”在江南水鄉頗有名氣。相傳到周莊,未吃阿婆茶,不算真正到過周莊,在周莊,吃過阿婆茶的人,才會品出水鄉古鎮的味道來,因此在周莊里阿婆茶的店鋪隨處都可以見到。
清澈流長之水,哺育出獨特的水鄉茶文化。同樣,也孕育著水鄉人醇濃的酒風,其中,萬三黃酒就是其中的代表。
有的時候,真的感覺周莊就像是一個大商場,全民皆商,家家皆商。
來自各地的游客總是對海棠糕、梅花糕感興趣,很多人都會買來嘗嘗。在游客們的眼中,海棠糕和梅花糕是江南風俗、飲食文化的一個縮影。
在周莊里,經常可以看見不少的老人在自己家的門口支起一個小小的攤位,賣上一些小商品。
周莊的布鞋很漂亮,估計既能用于日常生活,也可作為工藝品收藏展示
作為江南水鄉的代表,蘇繡、珍珠等江南特產在這里也是比比皆是。
描繪水鄉四季美景的裝飾畫,配以小巧精致的畫框,就可以把水鄉“帶”回家了。
周莊的茶壺別具特色,在其他地方,茶壺多為陶制、瓷制,周莊茶壺則為石雕。在茶壺壁身上,浮雕栩栩如生,形象豐富,好茶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周莊仿佛一個大商場,全民皆商,家家皆商。
中國的文化積淀深厚,人文自然的旅游資源博大豐富,但凡出了名的景點,就會有人蜂擁而至,以致喧鬧無比,旅游資源也傷痕累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希望有關部門在開發旅游的同時,加強對古鎮人文生態的保護,保護好小橋流水的水鄉神韻,讓清澈悠揚的江南小調永遠在周莊回蕩。成為現代和將來永不消失的音符。本文結束
關鍵字: 傳統 建筑 旅游業 江南水鄉 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