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hù)區(qū)
八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hù)區(qū)位于天津市北部,與河北省交界,這里群峰高聳、林木茂密、山深路險,歷史上曾是清東陵的風(fēng)水禁地。總面積53.6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dá)90%。這里群峰匯集,900米以上的山峰19座,主峰--聚仙峰海拔1052米。 據(jù)有關(guān)部門初步統(tǒng)計,這里分布著300多種植物,其中有12種屬國家重點保護(hù)植物,從低等植物苔蘚、地衣、蕨類到高等植物藤木、灌木、喬木,都保護(hù)的十分完整,令植物學(xué)家迷惑不解的是這里除了生長著暖溫帶植物之外還生長著熱帶、亞熱帶植物近30種,八仙山整個是碧天綠海,松濤天籟,飛帛水銀,百獸合鳴,無不染上了綠韻。空氣清凜凈爽,纖塵不染。置身這綠色生物圈中,會使人得到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妙悟。原始茂密的森林植被,為野生動植物提供了棲息的良好場所。從較為低等的各種昆蟲,兩棲類的林蛙,爬行類的石龍子蛇類到高等的哺乳類豹、狼、狐、獐等,在這里都自由自在地生存著,其中的許多種類屬國家一、二類保護(hù)動物。在這里的山溪中還生存著只有在 寒帶地區(qū)才有的一種魚類“北方條鰍,人們至今還無法解釋其中的原由。八仙山是野生植物的寶庫,是野生動物的天堂,使我們生活在喧鬧中的都是人回歸自然的好地方。 傳說在唐貞觀宗年間,這里住著一條鱷魚精,是龍王派來專為百姓行雨之職,可它辜負(fù)了龍王的信任,玩忽職守,亂用職權(quán),使這里非旱即澇,百姓饑荒難熬 。鱷魚所作所為被巡海夜叉得知,并報告了龍王,龍王大怒,親自查訪,怒將鱷魚用巨石壓在山腰間,以示懲罰,至今我們?nèi)阅芸吹谨{魚身子被壓在巖石中,只露出頭來望著此潭,正在悔過自新。著此潭,正在悔過自新。仙姑泉傳說是何仙姑為了滋養(yǎng)荷花而掘,此泉井一年四季從未干涸過,泉水上面漂浮著對人體有益的松花粉,有首古詩這樣贊美仙姑泉:泉底白沙凈,凈水碧又清。青山映倒影,影襯松花中。周邊的老百姓常到這里采飲水,據(jù)說此泉水還能祛瘟疫,治百病。為了感謝何仙姑功德,不知什么時候在這泉井旁邊雕塑了漢白玉仙姑像,以便后人供奉敬仰。八仙山松林浴場面積1996畝,油松12萬余株,每到春夏之交,松樹開花,微小的花粉顆粒漂浮在空氣中,很容易被人體所吸收。據(jù)最新的醫(yī)學(xué)研究證明,松花粉對增加人體免疫力、防癌、治療 心腦血管疾病有特效。因此,松花浴風(fēng)靡全球,另外,松樹能凈化空氣,增加大氣中負(fù)氧離子含量,這里負(fù)離子含量可達(dá)每立方厘米1000個以上,是天然的氧吧。一只巨型金龜深臥峰頂,爪盤巖石,頭望北斗,形象逼真,活靈活現(xiàn),關(guān)于這只金龜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相傳,東海龍宮中有一位能歌善舞、美麗多姿的侍女,名叫阿嬌,她原本是北斗七星中的一顆星,私自下凡到東海龍宮與這只金龜相愛,兩個恩愛如膠似漆,可在八仙大鬧東海時,阿嬌被呂洞賓誤殺,回歸北斗星座。阿嬌走后,金龜悲痛欲絕,一心要給阿嬌報仇,后得知八仙巡游到此,追至此地,欲與八仙決一雌雄,終因法力不支,寡不敵眾,被八仙制服在此山峰之上,雖已化為巨石,仍頭望北斗,思念嬌妻。 石洞溝探險區(qū):是八仙山距離最遠(yuǎn)的景點,它形成于36億年前的太古界與18億年前的中上元古界巖層的斷裂,由于谷深、路險,至今人跡罕至,始終保持著它的原始狀態(tài),石洞溝內(nèi)夏季三道瀑布飛流直下,春季五月份隨是鮮花滿坡,但溝底冰瀑布仍未融化成河,冰瀑布非常壯觀。大型野獸在這里時常出沒,特別是二月、八月,各種野獸聚于此,夜間各種野獸眼睛放射出各種光芒,將整個山谷照亮,所以,這里有“不夜谷之說。石洞溝并無洞,因峽窄谷險,樹木相交,藤蘿糾纏,枝葉相掩,遮天蔽日,猶如一條綠色的隧道。故稱石洞溝。關(guān)于石洞溝有一位詩人這樣描寫的:腳下泉水叮咚,頭上百鳥啼鳴。響晴白日無天,人在綠洞穿行。
關(guān)鍵字: 如膠似漆 悔過自新 活靈活現(xiàn) 石洞溝 能歌善舞 自然保護(hù)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