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山區:六月六老漢騎驢看谷秀
武安山區一帶農諺云:六月六,老漢騎驢看谷秀。
山區種植谷子,又叫春谷。這種谷子播種早,農民喝了大年五更的餃子湯,就上山刨地種谷子。上山刨的地,當地人叫“海地”。“海地”多在嶺上、崖根兒、垴旁和層層梯田的兩側邊。“海地”的面積一般不大,有一分大的,有半分大的,有席子片那么大的,也有二三
分地大的。傳說過去有個人刨“海地”,刨一塊,數一塊,算著刨了十六塊地。可是,臨走時,他再查查,數來數去只有十五塊,數了一遍又一遍,急得出了滿頭汗。后來決定不再數,要走了,一提草帽,原來草帽下邊扣著一塊地。刨海地種谷子,先撒種,然后刨。谷苗長起后,沒有行,也不分垅,除草不用鋤,用镢頭“斬”。由于這種谷子種得早,如果春天雨水再好一些,六月初就長得齊腰深,秀出穗了。農民高興,六月六這天,老漢兒們載上草帽,騎上毛驢,沿著山路,小驢兒蹄聲“得得”,一路望著一片片風吹波涌,秀穗吐金的谷苗兒,喜滋滋,樂融融,翹著胡子笑吟吟。
這里的習俗,六月六是小“中秋”。“六月六不蒸,揚場沒風”。這一天,家家要蒸饃饃,蒸豆包兒,吃好飯。六月六最時興吃“裹卷”。“裹卷”做起來也不難。先和好面,搟成餅兒,卷上用細鹽、花椒面調和好的南瓜絲兒,用籠蒸。這就是“裹卷”。蒸熟了,沾上醋和蒜泥兒吃。當地人又把“裹卷”叫“頂門棍”。六月六,總要吃幾條“頂門棍”。
關鍵字: 武安 谷秀 騎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