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大帥府的官邸故事
去了沈陽,肯定要去大帥府。
二十年前,我去沈陽時,因時間關系,我沒有去。這次算是補上了。
大帥府在沈河區朝陽街少帥府巷,是“大帥府”、“少帥府”的合稱,是奉系軍閥張作霖及其子張學良將軍的官邸和寓所。
資料上介紹,大帥府建于1914~1939年,是一座由青磚素面墻圍廓的中西混合建筑群,墻高三米多,四角歸方。
從建筑時間和使用上,帥府可分為兩部分,即以現存院內青磚墻為界,分東、西兩院。
東院是帥府的早期建筑,包括四合院、小青樓、大青樓、關帝廟還有東墻外的趙四小姐樓。
西院是后期建筑,共有磚混樓房六座。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張氏帥府中曾發生過多起震驚中外的事件。
在帥府前的廣場上,有座張學良將軍的雕像。這座雕像于2005年“西安事變”69周年紀念日落成。
大帥府正南門,一對石獅子守著門上的兩武將,對面是一磚雕“壽”字影壁墻。
四合院是帥府的早期建筑。
建于1914年至1918年。坐北朝南,呈長方形,南北長、東西窄,三進院落,全院共有房屋六十余間。
從前門入內便是第一進院,前有門房七間,中為過道門,東為傳達室,西為電話室,兩側為衛士房。東西廂房分別為內帳房、大廚房,承啟處、餐廳、電工室。
通過儀門(垂花門)是二進院,正房七間,中開過門。東西廂房各五間,這是張作霖屬下八大處的處理公務之地。正房東間是臥室、客廳,西間是書房、倉庫。東廂房北為內收發,南是秘書長室。西廂房是一般秘書辦公室。
第三進院是張作霖的夫人、姨太,小姐等人的居室。正房當中靠北是祖先堂,東、西、南辟三門通往東西屋和院內。東西廂房各五間對稱,東為會客室、西是辦公室。三進院都各有東西便門與院外相通。
院里的主要建筑都是石雕柱礎轉角石刻,墻基鑲嵌浮雕石板,墻頂鑲嵌磚雕飾件,門前踏步垂帶,掛梅欄板雕刻精湛,額枋檐檁廊柱及門窗油飾彩畫獨具風格。
出四合院東墻便是帥府的東院花園。
當年張作霖和張學良父子起居、會客、辦公的帥府中心——大青樓就在花園里。
大青樓是一座三層青磚洋樓,坐北向南,多邊形,磚混結構,歐洲哥特式建筑,青磚墻體,白色水泥抹邊線,黑白相映,顯得格外醒目、素雅。樓下臺明高約一米左右,南面和東側各有一個“八”字形垂帶,九級臺階。
據說是仿照北洋軍閥政府總統曹錕在天津公館——曹家花園的樣式設計建造的。
一樓是會客場所,是接待中外要員,商定軍機大事之處。正面辟門三處,中為半圓形上亮過道門,兩側為半圓形群體組合門。
二、三樓是辦公和居住的地方。二樓平臺與三樓的兩個突出半圓體陽臺,都是水泥花格,半圓形,瓶式欄板,廊柱,圓形柱頭等。樓內所有的辦公室、客廳、會議室、起居室等都保存的相當完好。
從大青樓往南經過一個披滿爬山虎的“天理人心”的門洞便是東院的花園假山,再往南走不遠東側即為小青樓。
小青樓坐北朝南二層樓。上下各五間,中開門,前檐出廊,青磚青瓦,為中國古式建筑,是帥府的早期建筑之一。
從大帥府東門出去便是趙一荻故居。
趙一荻故居,俗稱“趙四小姐樓”,是張氏帥府博物館的重要組成部分。
整個小院清靜幽雅,精巧別致。由門廳、餐廳、琴房、舞廳、辦公室、臥室和書房兼會客廳等十余個房間組成。
大帥府 (1)
大帥府 (2)
大帥府 (3)
大帥府 (4)
大帥府 (5)
大帥府 (6)
大帥府 (7)
大帥府 (8)
大帥府 (9)
大帥府 (10)
大帥府 (11)
大帥府 (12)
大帥府 (13)
大帥府 (14)
大帥府 (15)
大帥府 (16)
大帥府 (17)
大帥府 (18)
大帥府 (19)
大帥府 (20)
大帥府 (21)
大帥府 (22)
大帥府 (23)
大帥府 (24)
大帥府 (25)
大帥府 (26)
大帥府 (27)
大帥府 (28)
大帥府 (29)
大帥府 (30)
大帥府 (31)
大帥府 (32)
大帥府 (33)
大帥府 (34)
大帥府 (35)
大帥府 (36)
大帥府 (37)
大帥府 (38)
大帥府 (39)
關鍵字: 多 建筑群 張作霖 張學良將軍 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