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愛逛舊貨市場
新疆旅行網 時間:10-13 來源: 作者: 瀏覽次
倫敦街頭的跳蚤市場
英國的舊貨店很多,走在街上,隨處可見。光是離我住處不到200米的距離內就有兩家,稍遠一些,步行10至20分鐘,又有兩家規模更大的。這些店,或是開在繁華的商業街上,與著名的大百貨公司和高檔商店為鄰,或是散落在社區里,與周圍的普通百姓為伍。它們真正的名稱是“慈善商店”,主要是由宗教組織或慈善機構,如兒童基金會、癌癥基金會等機構主辦的。賣得的錢,當然也都用于慈善活動。店中所售物品,小到鍋碗瓢盆,大到家具鋼琴,應有盡有,全部是無償捐贈。每家店各有不同的受捐渠道,癌癥基金會旗下的舊貨店里物品檔次一般都比較高,常能見到精美的瓷器和沒穿幾次的名牌服裝。社區里的店似乎接受鄰居的捐贈多些,尤其是周末,店門口每每堆滿了大大的黑色垃圾袋,里面裝滿居民周末大掃除收拾出來的閑置物品,就等下周一店員上班后收進去。
店員是義務值班,輪流上陣。他們一邊當勤雜工,清貨理貨,打掃衛生;一邊當收銀員,招待顧客。60多歲的格蘭先生每周二、四到離我家僅50米遠的一個宗教組織開的舊貨店上班。雖然年事已高,但依然很精神,總是穿得整整齊齊,打著領帶。工作態度也極認真,從不閑著,老是忙這忙那。他有個華裔兒媳,因此對中國人很親切,見到我,總要熱情地聊幾句,問問近況。
英國人有事沒事都喜歡到舊貨店里轉一轉,看看有什么新到的東西。我因家里有小孩子,常有穿不了的衣服和鞋子,上街購物時就送過去,順便再挑幾本書帶回家。一大堆書也不到兩個英鎊。要知道書店里一本書就要這么多錢,甚至更貴。
很多名人也是舊貨店的常客。演藝明星尤其對格林威治的周末跳蚤市場情有獨鐘,常去淘換一些奇裝異服回來。
就連時裝設計師本人也樂此不疲。一個很有名的時裝設計師就對自己買到的一件極其合體的舊大衣十分得意,在記者采訪時特意穿上拍了照登在報上。有個專欄作家也念念不忘他多年前尋得的舊坎肩,說那種柔軟和舒適是新貨無論如何也替代不了的。
不知道英國人的這一愛好是否和居住環境有關。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似乎多少可以彌補島國資源相對匱乏的缺憾。因此,這看似平常的舉動,其實蘊含了頗不平常的意義,既節約了資源,又保護了環境。入鄉隨俗的同時,更覺得英國人做起這一切來是一種習慣,很自然也很坦然,沒有絲毫的不好意思。
關鍵字: 人均收入 倫敦 英國人 街頭 跳蚤市場